|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山水詩句優美句子(形容山水好風光的詩句)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25 | |||||
山水詩句優美句子(形容山水好風光的詩句)1、《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張孝祥 〔宋代〕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問候這湖中的春水,岸上的春花,林間的春鳥,你們太美了,這次的到來距前次已是三年了。東風順吹,我駕船駛過湖面,楊柳絲絲拂面,似對我的到來表示歡迎。 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沉浮我已習慣,無論到哪里,我的心一片悠然。寒光亭下,湖水映照天空,真是天水一色,水面上飛起一群沙鷗。 這首詞的上片以問訊春色和風物含情寫出了物我一體的美妙境界,下片就以唾棄世路和同盟鷗鳥表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詞中末尾兩句,純粹寫景,以景結情,語淡意遠,余味不盡,詞人對于世路塵俗的鄙棄憎惡,對于返歸自然的恬適愉快,盡在言外,從而成為全詞意境曠遠、余音繞梁的結筆。 2、《長相思·云千重》陸游〔宋代〕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釣筒。 頭未童,耳未聾,得酒猶能雙臉紅。一尊誰與同。 層層迭迭的云層,層層迭迭的水光山色,我獨自垂釣置身于這層層迭迭的山水之中。明月高掛才收釣筒慢慢回家。 現在頭發還未稀疏斑白,耳朵尚可聽見,得到美酒仍能一醉方休。只是在這幽深的山林中,又有誰能陪我喝酒呢? 這是詩人描寫放浪漁隱、泛舟 垂釣的生活環境,表現了一種閑適自得之趣。藍天浮游著層層白云,地 面縱橫交錯著湖泊、溪流。水照碧空,云映水中,天光水色上下互融, 詩人就生活在這碧水白云中間,陶醉在這大自然的懷抱里。 3、《點絳唇·醉漾輕舟》秦觀 〔宋代〕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這首詞寫在是作者由于無端遭受打擊,導致了他對現實的不滿,并由此產生了對世外桃源的向往的時候。 我酒醉后架著小船,在湖中蕩漾,聽任流水把小船推向花草深處。現實世界的名利纏身,不能解脫,沒有辦法在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 煙水茫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里。兩岸的青山排列無數,晚風吹來,落花如雨,竟然不記得來時走過的路了。 4、《生查子·獨游雨巖》辛棄疾 〔宋代〕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人在溪邊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藍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藍天上有飄動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飄動的白云里。 我放聲高歌,誰來應和?只聽空幽的山谷清音響起。那響聲不是來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聲悅耳無比。 這首詞通過記敘獨游雨巖的情景,抒發了遭受打擊、閑居鄉里的苦悶,反映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國事的系念。這首詞構思新穎,剪裁精妙。題為“獨游雨巖”,作者就在“獨”字上作文章,上片寫“形”獨,下片寫“聲”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清新自然而又沉郁,景愈美,愈可反襯出詞人的不平與憤懣。語言通俗流暢,以虛寫實,虛實結合,高度集中。 5、《長相思·汴水流》白居易〔唐代〕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懷念丈夫的思潮,就像那汴水、泗水一樣朝著南方奔流,一直流到瓜州渡口,愁思像那江南群山,起起伏伏。 思念呀,怨恨呀,哪里才是盡頭?除非你歸來才會罷休。一輪皓月當空照,而我倚樓獨自憂愁。 這首詞是抒發“閨怨”的名篇,構思比較新穎奇巧。它寫一個閨中少婦,月夜倚樓眺望,思念久別未歸的丈夫,充滿無限深情。 這篇作品形式雖然短小,但它卻用回環復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聲的節奏,貫穿于每個間歇終點的相同韻腳,造成了綿遠悠長的韻味,使相思之痛、離別之苦,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6、《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平》佚名 〔五代〕 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這首詞上片寫啟航、揚帆的經過,下片敘行船所見。乍看起來仿佛純在寫景,只字未及船夫的心情。其實不然。詩貴含蓄,所謂“隱”,不是一目了然的正面直說,而是借物達意,深文隱蔚,馀味曲包。 這首詞在藝術上的成功之處正在于它借助行船及舟中人所見情景的生動描畫,以輕快的節奏,傳達出船夫愉悅的心情。押韻自由,“行”字韻重復又重復,卻又非獨木橋體,這是早期民間詞的特點。 7、《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 〔唐代〕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開,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來游去。 漁翁頭戴青色斗笠,身披綠色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詞中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悅性的漁人形象:春江水綠、煙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岸畔桃紅,江水猛漲,鱖魚正肥時;青箬笠,綠蓑衣,漁人醉垂忘歸時。 全詞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這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這是一首色彩明優意萬千,脫離塵俗釣湖煙。思深韻遠情融景,生活任行樂自然的抒情詩。 8、《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李珣 〔五代〕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神女的祠廟依傍著十二峰,楚王的細腰宮依舊枕著碧綠的江流。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嵐環繞著昔日宮妃的寢樓,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萬千。 巫山從早到晚雨迷云輕,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歲月就這般流逝。何必要猿啼聲聲傳向孤舟,遠行的旅客自有許多憂愁。 全詞表現出歲月流逝,世事變幻和“行客自多愁”的個人身世之感,將吊古與傷今結合在一起,以沉郁真摯的感情、曲折蘊藉的筆調抒發出深沉的今昔興亡之感,完全擺脫了纏綿悱惻的“兒女之情”。 9、《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淮上女 〔宋代〕 淮山隱隱,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 山長水遠,遮斷行人東望眼。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 遠望淮山隱隱約約可見其影,連綿千里的山巒承載著我千里的悲恨。淮水浩渺悠遠,萬里波濤寄托了我萬里的愁思。 山長水遠,擋住了行人向東眺望的視線。舊恨新愁,面對這晚春景象,不知該說些什么,只能默默垂淚。 本首詞中記錄了女主人的不幸遭遇和對祖國的依戀之情。上片寫被擄北去時告別故土的沉痛心情,下片寫對故鄉的眷戀以及對敵人的仇恨。整首詞的抒情哀婉真摯,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的動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 10、《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宋代〕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愁予 一作:愁余) 郁孤臺下這贛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難之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浩浩江水終于還是向東流去。江邊日晚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傳來聲聲鷓鴣悲鳴。 此詞寫作者登郁孤臺遠望,“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創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全詞對朝廷茍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敘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