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中秋節最經典的詩句四言)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24 | |||||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中秋節最經典的詩句四言)自古以來,歷代的文人們也對中秋佳節有著獨特的情懷,每逢中秋必作詩一首。下面是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一些比較著名有特點的中秋節詩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點評:張九齡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貶謫荊州,中秋之夜懷念遠方,寫了這首詩。詩歌意境雄渾闊大,骨力剛健,但又情感真摯,特別是前兩句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點評:這首詩先寫中秋月色,再寫望月懷人,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點評:《子夜吳歌》分別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這首秋歌,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丈夫。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李白描寫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等等,當然大部分不是寫中秋的。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點評:明明是自己在長安,望月而遙想鄜(fū)州(今陜西省富縣)的親人。但詩歌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這種從對方設想的方式,寫出了一家人的真摯感情,經常被后人借鑒。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點評:月亮還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卻不是往年那個地方,自然,身邊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貶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鄉不見,孤苦伶仃。詩歌清冷至極,悲苦無形。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點評:作者蘇軾與其胞弟蘇轍(字子由)久別重逢,共賞中秋之月。如此賞心樂事,卻讓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詩歌境界高遠,語言清麗,意味深長。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點評:這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來寫中秋的作品中,公認的絕唱。它構思奇拔,獨辟蹊徑,神話與現實、出塵與入世、感慨與曠達,層層交織,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也極富哲理與人情。通觀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最具科學幻想的中秋詩詞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點評:一連串的發問,使得這首詞幾乎是中國古代最有科學色彩的一首詞。月亮為什么能在空中不會掉下來?沉到海里,不會被碰壞嗎?為什么圓月漸漸變成一道彎月?是不是這邊沉下去,那邊就升起來?…… 八百年前的辛棄疾,竟然在詞中接觸到月亮繞地球旋轉這一科學現象。王國維贊嘆說:“直悟月輪繞地之理……可謂神悟。”辛棄疾還有一首《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寫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點評:碧空萬里,水波不興,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長江之水為酒,把北斗星當酒杯,再請天上的星辰萬象作為賓客來,和我一起細斟慢酌。此情此境,沒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這種壯闊、這種豪情,遍觀宋詞,無以復加。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點評:詩人年輕時曾同自己的表妹兩情相悅,但以溫馨開始,以無言結局。在詩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紅墻雖然近在咫尺,卻如天上的銀漢一般遙遙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明明心中相愛,卻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讓人傷心至極? 還有很多關于寫中秋、寫月亮的詩詞: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風吹蘭杜。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 銀臺金闕夕沈沈,獨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宮東面煙波冷,浴殿西頭鐘漏深。 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濕足秋陰。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 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 暫滿還虧。待得團團是幾時。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庭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塵匣元開鏡,風簾自上鉤。 兔應疑鶴發,蟾亦戀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 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發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里、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 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 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 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