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三星堆發現最大面積絲綢殘留物(三星堆考古新發現)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9 | |||||
三星堆發現最大面積絲綢殘留物(三星堆考古新發現)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吳平 吳夢琳 兩個月前,三星堆祭祀坑新一輪考古發掘宣布在祭祀坑中首次發現絲綢痕跡,實證3000多年前的古蜀人已經開始使用絲綢。最近兩個月來,關于絲綢的尋找繼續有了重要發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專家對1-6號、8號祭祀坑的青銅器、土樣進行了顯微觀察和絲蛋白檢測分析。結果令人驚喜,2號坑、8號坑均有“大量”的紡織實物發現,6號坑木匣也檢測出了絲蛋白信號。此外,在上一次發現平紋絲綢的經緯組織結構基礎上,還繼續發現了斜紋組織的絲綢。 絲織品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主任周旸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檢測結果,證明了絲綢在三星堆祭祀坑內并不罕見。它們的功能,很可能就是用于溝通天地人神。未來,科研人員還將進一步擴大研究范圍:絲綢上能否發現文字痕跡?將成為工作的重要方向。 欣喜 多座祭祀坑發現絲綢痕跡 三星堆的青銅器物造型神奇,一醒驚天下。在祭祀坑內尋找到絲綢,也是考古人員重要的目標。發現絲綢,將以更豐富的材料實證古蜀文明對中華文明的貢獻。自2020年10月6座新的祭祀坑發掘啟動以來,通過超景深顯微鏡、掃描電鏡、顯微紅外光譜儀、酶聯免疫技術等技術手段,考古人員在祭祀坑內發現和證實了絲綢朽化殘留物,證明了三星堆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使用絲綢。 對于絲綢的尋找,考古人員近兩個月來仍在繼續。不僅正在發掘的3、4、5、6、8號祭祀坑提取了樣品,1986年發掘的1、2號祭祀坑出土文物以及留存的土壤堆積,也進行了大量撿選采樣。果然,驚喜出現了。除了5號坑以外,其余幾座祭祀坑內的樣品都發現了絲綢的痕跡。 2號坑的發現十分豐富。負責絲綢研究的省考古院文保人員郭建波介紹,2號坑曾經有一塊灰燼形成的堆積層,在庫房里放了30多年。沒想到就是這塊“土疙瘩”上,發現了絲綢殘留物。它的面積約10厘米X10厘米,雖然中有殘損,肉眼仍能看清經緯組織。在博物館陳列的2號坑近50件出土文物中,發現更加豐富。青銅蛇殘件、銅鈴、青銅人頭像、獸面具、扇貝形掛飾、銅眼泡……10余件文物上發現了絲綢的殘留,比例高達40%。 相機下的“紡織品痕跡” 這些在博物館展出了20多年的文物,每天游客來來往往,從來沒有人發現任何異樣,研究人員怎么發現絲綢?郭建波介紹,對于絲綢的研究,主要是顯微觀察和材質鑒定,先通過普通顯微鏡在大視野下發現殘留痕跡,再用掃描電鏡觀察顯微特征。對材質的鑒定,肉眼可見的,用紅外光譜儀鑒定就非常精準,不可見的就用絲蛋白檢測?傊畽z測分析手段很多。在高科技護航之下,研究人員在三星堆已發現了絲綢的灰化、泥化、礦化以及實物等4種殘留物。 更讓人意外的是,在用高景深顯微鏡日復一日的搜索中,研究人員又有了新的發現。5月13日,郭建波用放大鏡觀察青銅蛇中段內側時,發現了疑似絲綢的痕跡。繼續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這里的絲綢呈現出斜紋結構,“這應是三星堆發現的第二種絲綢組織結構,說明當時三星堆使用的絲綢品種不只一種,這個發現豐富了三星堆紡織品的類型。” 目標 希望在三星堆發現文字 連續不斷發現絲綢,令研究人員十分欣慰。周旸表示,“我們因此擁有了更多材料來證明三星堆人的確已開始使用絲綢。至于它的功能,現在我仍然認為,它出現在祭祀坑的意義在于溝通天地人神。相比現在人們把絲綢當成制作衣服的材料,當時它的價值更多在于精神層面! 如今,研究人員只是發現了大量絲綢痕跡,并且檢測出平紋和斜紋兩種結構。這些絲織物究竟是紗、絹還是綺?目前還尚未可知,有待進一步研究。 不過,發現絲綢并不意味著研究結束。能否在絲綢上發現文字,才是科研人員的終極目標。 三星堆之所以充滿神奇色彩,除了出土器物的造型獨特,還在于它不見于史料記載,并且在遺址內迄今沒有發現文字。打造了如此宏偉壯觀青銅王國的三星堆,不靠文字進行組織溝通顯然不太可能。那么另一種可能,就是三星堆曾經有文字,只是還沒找到。 文字會書寫在絲綢上嗎?周旸認為,這不失為一種可能。 3000多年以前,殷商在甲骨上刻下了占卜的文字,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更是大量出現了鏨刻的銘文,它們如同新聞一樣記下了當年發生的各種大事。奇怪的是,和殷墟年代大致相同的三星堆,青銅器上卻沒有任何文字,“那么三星堆是不是存在另一種書寫習慣,就是寫在絲上?”周旸說。 朝著這個方向,研究人員一方面在祭祀坑內密集取樣,進行地毯式搜索,另一方面則展開書寫材料的探尋。周旸表示,人類早期的書寫材料可能是漆、朱砂和墨。湊巧的是,三星堆1、2號祭祀坑以及4號坑,都發現了大量朱砂,“它們只是青銅器的裝飾材料還是書寫材料,或者干脆就是拋灑下去的?” 周旸認為,朱砂是天然礦物質,如果要用于書寫,必然要經過精細加工,“可能會研磨得更細,還可能會加膠粘劑!比绻l現這些跡象,那么它們可能曾用于書寫。遺憾的是,現在發現的標本還不足以得出準確結論。 “發現文字,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周旸說,科研就是大膽猜想、小心求證,“我們現在已經發現了絲綢。未來再朝著尋找文字的目標努力,未來或許就有結果。”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