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關于鵝的古詩詞有哪些(贊美鵝的詩句分享)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6 | |||||
關于鵝的古詩詞有哪些(贊美鵝的詩句分享)在農村,土狗、公雞、大白鵝,號稱“三霸”。這三種動物,都是農村最常見的。而他們都有很強的攻擊性和戰斗力。狗,看家護院,有攻擊性是正常的。公雞,脾氣古怪,尖嘴利爪,愛好爭斗。鵝,桀驁不馴,領地意識強,看誰不順眼就追過去擰,養雞的都會順便養幾只鵝,為了防備黃鼠狼。但在詩詞中,鵝的形象還是非常具有親和力的。 1.《詠鵝》 唐 駱賓王 鵝 鵝 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淥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七歲的詠鵝詩,幾乎上過學的人都知道。駱賓王小時候,家門口有個池塘。一次,家中來了客人,見駱賓王聰明伶俐,就想考考他。便指著池塘里的鵝,讓他作詩。駱賓王脫口而出一首詠鵝詩,十分生動形象。特別是后兩句,對仗工整,辭藻艷麗,對于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已是難能可貴。 2.《舟前小鵝兒》 唐 杜甫 鵝兒黃似酒,對酒愛新鵝。 引頸嗔船逼,無行亂眼多。 翅開遭宿雨,力小困滄波。 客散層城暮,狐貍奈若何。 詩圣杜甫,大半生都比較困頓,生活中與下層勞動人民接觸比較多。在他的詩詞中,雞、鵝、犬這些動物十分常見。鵝,在杜甫的詩中數量不少。諸如“不教鵝鴨惱比鄰”、“鵝鴨宜長數”等等。杜甫一生中,遇到過兩個貴人。一個是房琯,一個是嚴武。兩人先后幫助過杜甫。杜甫為了救房琯,才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同時,房琯被貶漢州,修房公湖。幾年后,杜甫到漢州去看望他,可惜房琯高升,已經動身前往京城了。于是,杜甫便陪他人游覽房公湖。期間,在船上看到成群的剛出生不久的小鵝,心有所感,于是寫下了這首詩。詩前四句,寫新鵝的可愛。看到船近了,便紛紛引頸高呼,好像在斥責一樣。小黃鵝到處都是,令人眼花繚亂。它們剛剛能展開翅膀,卻遭遇了風雨。無奈力量太小,無法與波浪抗衡。一旦天黑了,人走了,狐貍一來,這群小鵝該怎么辦啊。杜甫通過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遭遇。剛剛經歷安史之亂被朝廷重用,旋即又被貶謫,靠山不夠強大,又有什么辦法呢? 3.《得房公池鵝》 唐 杜甫 這首詩還接著上面第二首,也是杜甫在漢州游房公湖時所作。杜甫在漢州,一共寫了8首詩,其中4首都是在房公湖上所作,而又有2首是專門詠鵝的。前面一首我們已經欣賞過了。這一首與上面一首借鵝詠懷不同。這首詩用典比較有代表性。湖亭西邊有一群鵝,有的在沙地上睡眠,有的在湖面上吸水,白花花一片,如同天上的云朵。鳳凰池,是中書省辦公地址。此時的房琯已經高升,享受宰相待遇。這里,杜甫希望房琯能回頭看看。意思就是,照顧一下自己,我愿意追隨左右啊。 “為報籠隨王右軍”,是王羲之的典故。王羲之十分喜歡鵝。有一個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希望能買下來。道士卻說,我不想要錢,你給我寫兩幅字,這群鵝全送你。于是,王羲之抄寫了兩章《道德經》。道士就把鵝裝籠子里送來了。在古代,鵝有關的名人,無外乎王羲之、駱賓王、杜甫等,所以,“右軍換鵝”這個典故知名度是非常高的。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