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描寫蘭花的詩有哪些(贊美蘭花的經典詩句)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2 | |||||
描寫蘭花的詩有哪些(贊美蘭花的經典詩句)蘭花一直是文人雅士的喜愛。特別是從屈原美人香草以喻君子以來,種植蘭花,欣賞蘭花,畫蘭花,題詠蘭花詩詞,以蘭花的優良品格自比,已成了文人士大夫的時尚。 屈原在《離騷》里說:“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屈原精心栽培了這么多的蘭花及香草,可見這里面寄托了他的一顆忠君報國的赤子之心。 孔子也曾經這樣贊美過蘭花,“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這里也是指出做人要像蘭花那樣,有甘于寂寞、不求人知的坦蕩胸懷。 唐宋以來,文人吟詠蘭花成了時尚,他們寫作的詩詞不可勝數。今天我們選了兩首詩詞,作者是蘇軾蘇轍兄弟,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樣歌詠蘭花的。 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這首詩是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期間,為好朋友楊次公題的詩。楊次公擅長畫蘭和蕙,蘇軾就分別寫了兩首詩。這一首是題在楊次公蘭花畫作上的。 蘇軾把蘭花比作美女,說它十分的惹人喜愛,你不去采摘它,不去佩戴它,它的嬌羞默默的神情,馥郁的香氣也會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 蘭花不計較生存環境,在深山老林里被荊棘艾草所淹沒。即使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它還自得其樂,毫不后悔。只有微風吹過,送來陣陣芳香,蘭花才被人發現。 楊次公所畫的蘭花,神形畢肖,把蘭花的神態活靈活現地表達了出來。屈原的《離騷》是文字版的,而你這是圖畫版的《離騷》。如果《離騷》再配上這么一幅插圖,那就完美了。 面對這幅蘭花畫,就好像看見了屈原一樣。而我這種官職低微的人,何德何能,竟然提筆在畫上作詩,真的是恐怕褻瀆輕慢了蘭花和詩人屈原。這里靈均是屈原的字,冠佩指官職,燕指褻瀆。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 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陰涼。 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這首詩是蘇軾的弟弟蘇轍寫的,蘇轍沒有他的哥哥蘇軾出名,但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中秋夜朗誦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蘇軾懷念子由的,子由就是蘇轍的字。 蘭花本來是生長在幽深的山谷里,沒有多少人認識它的。但是有些喜愛蘭花的人就到深山里去尋找,并將它們移栽到自己的庭院里,以好每天和這樣的君子打交道。 蘇轍的朋友就在東軒里種了不少,而且朋友贈送了蘇轍幾株,于是蘇轍也把它栽種在堂前。這樣有了蘭花的芳香,房屋里散發出來的霉氣就都被遮蓋了,更令人喜歡的是,這狹長的蘭葉還能抵御冬天的雨雪風霜。 蘭花的品種多,一年四季好花不斷。這株蘭花它的根喜歡扎進在石頭縫里,一到秋天就及時開花了,芳香四溢。那淡雅的花蕊和青翠的葉子,在修竹的映襯下,整個屋子顯得清涼了許多。 蘇轍想到只有蘭花和竹子,屋子還不夠高雅,要是把蘼蕪也搬進來,讓它們三君子在一起,那該多好。那樣房間里布置得就像屈原詩里的意境一樣,每天就當是吟詠楚辭里的章句了。 看見沒有,蘇軾蘇轍兩兄弟,他們詩歌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把蘭花和屈原和《離騷》聯系起來。他們寫蘭花,就是寫屈原,更是寫自己,目的就是要表達自己淡雅高潔、堅貞不屈的人格。 蘇軾曾經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里又加上了蘭花,那就既有氣節又有幽香了。他們兄弟兩個一生屢遭貶謫,顛沛流離,但他們從沒有怨言,這種豁達的精神真是難能可貴。 蘇洵是他們的老父親,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非常敬佩屈原的。他的兩個兒子是他一手帶出來的。有其父必有其子,難怪蘇軾蘇轍在吟詠蘭花的詩歌里,要異口同聲地稱贊屈原的。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