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描寫中秋月亮的詩句(描寫中秋月亮的優美句子)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1 | |||||
描寫中秋月亮的詩句(描寫中秋月亮的優美句子)上古明月詩五首:三五明月滿,明月皎夜光 上古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中是指秦漢,包含漢朝的從自有文字開始起的詩歌。是中國詩歌的源頭?纯瓷瞎艜r代的人如何描寫明月和月光吧。 月,商朝的甲骨文,寫作半月形。商朝距今3600年。實際用大歷史的眼睛來看,并不遙遠。但是相信商朝并非第一個使用文字的時代,在他之前的夏朝,有著名的《禹刑》流傳后世,在夏朝之前的古黃帝時代,已經有了完善的甲子歷法。他們的文字和文化總要有載體來傳播和流傳。 那么那個時候的人,是怎么寫月字? 但商朝的月字已經很美了,為了區別太陽,以半月形寫月亮,簡單好用,這就是月亮,雖然它一年還有十二次或以上的圓月。這個半月形的字到現在依然還保留著著依稀的上古的痕跡,帶著彎月的弧度。 詩經被認為是周朝到春秋的詩歌總集,距離商朝也不遠,這最早的詩歌記錄,已經有了生動的月亮詩。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夭紹兮,勞心慘兮。”詩經《月出》 這是詩歌里最早的明月。那月亮出來了出來了,月光皎潔啊,那妹子那妹子也出現了,一步步婀娜窈窕。她踩著我的心跳啊。 這有典型的民歌,重復抒情的旋律,形容月亮,用皎潔,白亮,光耀,那是巨大美麗的夜景,月光流淌,那妹子的身影容貌在月光下,優美舒緩。是誰,不遠不近看著,忍受著內心的煎熬? 有理由相信,這是秋天的月亮,古代人們生活資料和技術有限,充分利用天光,這能夠悠閑出現在月光下的美女,她是貴族的少女,是秋夜祭祀的巫女,還是秋夜集會中村落的姑娘呢? 我們記住了那美麗的月光和剪影。所有的愛情,到后來也許忘記了你的容貌,卻分明記得那最初的景色的細節,那天有最美的明月光。 中國詩歌里形容月亮的皎,皓,都是出自這里。 稍晚時候的屈原,也寫了月亮,但是是側寫。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屈原《天問》 人在日月下是渺小的,當你個人處在無力改變命運的時候,山川日月是強悍無情的背景。屈原作為楚國上層的官員,他本身應該是敬畏自然。然而楚國行將滅亡,他不得已去逼問蒼天和神靈。那天在哪里是盡頭,太陽為什么你按照黃道十二軌跡在運行,日月你們究竟是在做什么,是誰引導你們陳列在天上?太陽你從湯谷出來,到晚上落在海水里,你一天要行多少里? 而月亮啊月亮,你有怎樣的德行和法力,每個月死去,又每個月再生? 是因為你掌管著生育,保護著腹中的蟾蜍或兔子嗎? 這里雖然沒有寫月亮,但一句夜光何德,已經充分寫出了月亮就是暗夜最明麗的光源。在每個月有一夜如同死去一樣消失,卻又在第二夜復活,慢慢長成圓月。 這里寫月亮,的確觀察仔細,因為月亮里有黑色的斑點,楚國人相信月亮是巨大的蟾蜍精,每個月蟾蜍都會死去而后再生,因為它有超強的再生和繁殖能力。 屈原的追問自然是說造化有神卻無情,坐視人間的變數放任不管。 但月亮是不可動搖的皎潔的存在,月光照見他心頭的淚水。 后世,用“夜光”來形容月亮和月光,是出自這里。比如漢朝《古詩十九首》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漢朝《古詩十九首》有三首都涉及月亮,時間段很有意思,都是寫秋冬的月亮。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睗h朝《古詩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 這首詩里雖然說北斗星朝向了孟冬時節,但是這首詩卻是寫得是早秋仲秋的景色和物候。歷史學家說漢朝經歷了一個相對溫暖的氣候期,或可以解釋孟冬時節還有秋蟬和燕子吧。 促織出現在庭院里,通常是農歷八九月。而且促織這個蟋蟀的古名,也可以說明漢朝重視紡織,在這個時間段,是婦女紡織的重要季節,而且經常在夜晚,這些草蟲陪伴著織布的聲音。 那秋夜的月光如霜如雪,在古代是可以替代燈光的。 明月何其皎潔,讓夜色充滿光芒,蟋蟀聲響,織布機忙。 那天上的北斗指向冬天的來到,星辰歷歷。 “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這一首卻是孟冬寒氣至,或者秋冬季節的轉換或者只是短短一場風雨之后。 那北方更能感受北風突然降溫的那種迅疾吧。 但一場寒風帶來的降溫之后,卻是早冬時節的高爽天氣。 可以看到其他季節很難看到的皎潔的月色,璀璨的群星。 三五是指月圓的十五夜,后世詩歌中形容滿月的三五,最早也是在這里。 這農歷十月的十五,明月圓滿,但是過了這天,月亮就缺了。 在這里蟾兔并用,說明古楚的月神蟾蜍和中原的嫦娥奔月神話到漢朝已經合二為一。 夜空中夜空中明亮的物體是木星,銀河是夜空中的一束星星,這是我們自己的旋渦星系的一種景象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西漢末年,一個強大的帝國,曾經帶給人們富庶安定,但是此時已經下行。無數的人被征打仗,還有無數人為了生計去遠方,留下妻子在家園。也許回得來,也許回不來。 秋天到了,古代的秋天是農村最忙碌的時節,只要能回家的游子,都會回家,田園需要勞力收割,祖先需要祭祀。雖然漢朝還沒有流行中秋節,但是秋分左右,會有鄉村的祭神。婦女們還會在晚上紡紗織布,有時候為了節約燈火,會就著月光勞作。 總有那么一兩個明月夜,在勞累之極后,仍舊不能安睡。 那明月皎潔,照在了帳子上。那是因為思念和憂患。那月光忽然變得霜雪一樣清冷憂傷,女子披上衣服徘徊在庭院里。 漢朝雖然可以用竹簡和紙寫信,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受文字和郵政。讀書的男女到底是少數,況且只有當兵的人才可以享受驛站送達的消息和書信,也常常收不到,或者收到,已經好幾個月了。這位女子的丈夫,大概率不是當兵去了,是去遠方做生意,有著相對人身的自由。 女子聽說很多人在外面游蕩,并不回家,又或者是在外面發生了變故,生死不能回鄉。脆弱的女子心理焦灼,只能對著月亮說出心愿。 聽說你在外面樂不思歸,請早些回家吧。 但是她焉能不察覺時代的惘惘? 她把最深的憂患告訴誰呢?是說給公婆,給他們添堵,還是說給女伴?平靜的鄉村,如果是鄉村,大家努力維持著和諧的,是將驚恐埋在內心,給別人以希望。 下半夜的風更涼快了,她仰頭看了一回月亮,愿月亮神聽到并轉達她的愿望。卻突然在進門的剎那崩潰,那眼淚如秋天的露水,打濕了衣裳。 明月自古就是神,仿佛你的心愿可以通過光線升騰到月亮那里,由它傾聽并且滿足。又月亮仿佛巨大的信息接收器,如果對方也在看月亮,很可能會收到你發射的心靈的信息。 比如相思。仰頭看明月,情寄千里光。 這五首上古的關于明月的詩,深刻地影響了后世。從神話到月光,到人們對遠方的牽掛和相思的寄托,都在明月光里。 唐朝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這是一個既贊美月亮,又表達思念和溫情的節日,綿延千年。 而人們對明月的喜愛,在上古的詩歌里,一定更古老,在文字之前,在有人伊始。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