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描寫園林詩句(關(guān)于景觀園林的古詩詞)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4/3 | |||||
描寫園林詩句(關(guān)于景觀園林的古詩詞)中國人對于院落有獨特的情感,不管是北方以北京為特色的四合院還是南方的徽派建筑等,都體現(xiàn)了人們對院落的不同情感。古代人,家庭富有或者貴族肯定都有一定規(guī)模和氣派點的院落,來襯托自己的地位;對于一些貧窮家庭或者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家庭來說,基本上會圍上一層籬笆,做一個院落,比如杜甫有詩: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杜甫之所以被稱為詩史,是有一定原因的,杜甫后半生雖然是因為官二代,不用服勞役,但是沒有了收入來源,生活也一直處于困頓狀態(tài),所以他能夠無限接近普通窮苦老百姓,了解他們的經(jīng)歷,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貼近民間,從而成為“詩史”。 不過,從整個文化傳承來看,真正能夠了解和表達民間疾苦的詩人并不多,比如撰寫庭院,很多都是有錢人家的杰作,因為在古代,窮人是很少有機會讀書的,吃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靄靄四月初,新樹葉成陰。動搖風景麗,蓋覆庭院深。 下有無事人,竟日此幽尋。豈惟玩時物,亦可開煩襟。 時與道人語,或聽詩客吟。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鳴禽。 偶得幽閑境,遂忘塵俗心。始知真隱者,不必在山林。 比如詩畫的鼻祖王維,他撰寫的詩文基本上都是山水之作,為什么呢?因為王維住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園林,這里就不是簡簡單單的院落的概念了。王維的園林是在大詩人宋之問輞川山莊的基礎(chǔ)上營建的園林,這是一片擁有林泉之勝、因地而建的天然園林。其規(guī)模之大,也是一般富貴家庭難以匹敵的,所以我們看到王維撰寫的很多詩文都是山水畫的杰作,也是環(huán)境造就的。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南唐后主李煜晚年被囚禁在一個小院子里,也因為這個院子平生了很多優(yōu)美的詞作。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 相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其實不難看出,每一首關(guān)于院落的詩文,基本上和階層都有關(guān)系。我們的大詩人蘇軾也是一樣。 深深庭院清明過,桃李初紅破。 柳絲搭在玉闌干,簾外瀟瀟微雨、做輕寒。 晚晴臺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更闌人靜月侵廊,獨自行來行去、好思量。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yīng)是發(fā)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晝永蟬聲庭院,人倦懶搖團扇。小景寫瀟湘,自生涼。 簾外蹴花雙燕,簾下有人同見。寶篆拆官黃,炷熏香。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院落承載了文化,承載了情感,這么多年來,雖然有很多院落在破舊中凋零了,但是仍然有很多新的庭院在重新崛起,比如婦孺皆知的六尺巷的故事,也都是在時代的洪流中成為一段塵封的記憶。善待生活,熱愛生活,讓每一天都不虛度,方是不白白來著世上走上一遭。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