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形容菊花的詞語有哪些(贊美菊花的佳句)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3/20 | |||||
形容菊花的詞語有哪些(贊美菊花的佳句)提到李煜你會想到什么? 是他的千古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還是他的遺臭萬年亡國之君的恥辱? 李煜在皇儲中排行第六,在立嫡立長的封建王朝本來輪不到他上位,他能登上帝位有運氣的成分,可惜這份天降幸運不是他想要的,更慘的是他的父親留給他的是一個風雨飄搖,無力回天的爛攤子。 三十八歲之前,李煜當皇帝消極守業(yè),他離不開自己想追求的風花雪月,除了寫寫詞,在政治上幾乎沒干過什么有價值的事。 三十八歲之后,他由九五之尊淪落為任人凌辱的階下囚,他的生活只剩了風花雪月,除了寫寫詞,什么都不能干了。 作為一個皇帝,亡國之君,是個遺臭萬年的稱呼,代表著恥辱,這樣的帝王只能成為歷史長河里一個蒼白的年號,擔負著無數(shù)罵名。 作為一個詞人,即便是個階下囚,他用文字在詩詞的國度獲得了永生,照亮了他的南唐他的故國,在那里他活成一個真正的帝王。 李煜的詞在內容上,可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在部分詞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哀婉凄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 1、《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一般 一作:一番) 寫這首詞的時候,李煜已經(jīng)被囚于宋國,這里所表現(xiàn)的是他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孤獨的人默默無語,獨自一人緩緩登上西樓。仰視天空,殘月如鉤。這般情景中他眼中的梧桐樹都是寂寞的,孤立于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亡國之苦。這樣的離異思念之愁,而今在心頭上卻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2、《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詞人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可惜姹紫嫣紅的花兒轉眼已經(jīng)凋謝,春光未免太匆忙,他惜春、戀春,嘆時光不能再復重。花兒和憐花人相互留戀,不知何時才能相逢,人生令人遺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人生長恨”之綿綿無期,猶如那滔滔滾滾東流的江水,無窮無盡、無止無休。 3、《長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這是首小令,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里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怨恨心緒,山遠天高,煙云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菊花開了又落了,時令交替輪換。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可是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只有簾外的風月無思無憂。 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句句寫思婦“秋怨”,“秋怨”二字卻深藏不露。作者用單純明凈、簡潔準確的語言生動地再現(xiàn)物象,展示意境,立體感強,境界闊遠,并且景中蘊情,耐人尋味。 4、《清平樂·別來春半》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李煜思念之深,常常痛哭,這首詞有可能是從善入宋的第二年春天,李煜為思念他而作的。 全詞以離愁別恨為中心,線索明晰而內蘊,上下兩片渾成一體而又層層遞進,感情的抒發(fā)和情緒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筆力透徹,尤其在喻象上獨到而別致,使這首詞具備了不同凡品的藝術魅力。 5、《憶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是李煜亡國入宋被囚后創(chuàng)作的一首記夢詞。詞人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后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哀情,表達對故國繁華的追戀,抒發(fā)亡國之痛。全詞語白意真,直敘深情,一氣呵成,是一首情辭俱佳的小詞。 6、《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這首詞的上片寫作者感懷亡國的愁恨和夢回故國的痛苦,夢見自己重回故國,那時的時光是怎樣的歡樂,可惜一覺醒來大夢一場空,只留雙淚垂落。 詞的下片續(xù)寫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夢的感傷和悲哀。獨自登高樓,往事已經(jīng)成空,全詞以“夢”為中心,集中寫“空”,筆意直白,句句如白話入詩,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摯切。 7、《望江南·閑夢遠》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這兩首同調的詞,描繪了兩幅江南美景。全詞以“閑夢”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懷思的悲情,綴筆不多而氣氛濃郁,未見雕琢而含蘊深遠,描摹生動,筆筆見情,足見才力。 閑夢悠遠,南國春光正好。船上管弦聲不絕于耳,江水一片碧綠,滿城柳絮紛飛,淡淡塵煙滾滾,忙壞了看花的人們。 閑夢幽遠,南唐故國正值秋高氣爽的清秋。遼闊無際的江山籠罩著一片淡淡的秋色,美麗的蘆花深處橫著一葉孤舟,悠揚的笛聲回蕩在灑滿月光的高樓。 8、《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昨夜風雨交加, 遮窗的帳子被秋風吹得颯颯作響。蠟燭燃燒的所剩無幾,壺中水已漏盡,一次次的斜靠在枕頭上,輾轉難眠。 躺下坐起來思緒都不能夠平穩(wěn)。 人世間的事情,如同東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一想我這一生,就像大夢一場。只有喝醉了酒才能排遣心中苦悶,別的方法都行不通。 這首秋夜抒懷之作,具有李后主詞的一貫的風格。它沒有用典,沒有精美的名物,也沒有具體的情事,有的只是一種顧影自憐,空諸一切的觀念。一切都是那么樸素,那么明白,卻又令人低回與困惑。 9、《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此詞開篇入畫,將畫中意境以言辭寫出,以畫境言心境。江上千里浪花翻滾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競相怒放,春意正濃。余下三句描寫了漁父的裝束,身邊一壺美酒,手中一支釣竿,世上這樣自由快樂的人有幾個?在塵世間,如漁父這樣自在快活的人,恐怕不多。這位釣叟,無風波之險,卻有自然之樂,在自己的糊口生涯中找到樂趣。他擺脫世俗的羈絆,避開名利的枷鎖,自在逍遙,令人羨慕不已。 10、《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絕命詞。 回首往昔,身為國君時,他沒能守住自己的故國,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更多的是悔恨,悔不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眼前春花秋月的美好,便是那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心中無限哀愁,像那江水滾滾東流。 詩人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通過自然永恒和人事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后的千古絕唱。全詞虛設回答,在問答中又緊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寫得自然而一氣流注,最后進入語盡意不盡的境界,使詞顯得闊大雄偉。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