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與家有關的古詩兩句(與家有關的古詩詞名句)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9/25 | |||||
與家有關的古詩兩句(與家有關的古詩詞名句)唐朝詩人韋應物的性子,據說后來變得比較清冷,只與知交往來;這種態度與他青年時代所從事的工作是完全大相徑庭的。或許,書籍的確具有改變人性格的作用,讀書能夠讓人變得溫文爾雅,氣宇軒昂,謙謙君子……這些來自于書本深處的形容詞語,使人景仰的同時,也強調了文化的益處。 古人有云:“相交遍天下,知心能幾人。”此種說辭固然偏頗,細想卻又有幾分道理。朋友不能濫竽充數,有或沒有,都必須保留一個“真”字:真誠、真心、真實……韋應物選擇性交友,大抵也包含著此種原因吧。 踏閣攀林恨不同,楚云滄海思無窮。 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王卿作為韋應物的好友,和韋應物的關系應該是相當密切的,前有《答王卿送別》詩:“元知數日別,要使兩情傷”,清晰點明詩人因為友人走后,內心情緒是分外黯淡的。或許如此,才會有有此首具體來闡述如何“兩情傷”的詩作吧。 “踏閣攀林恨不同,楚云滄海思無窮”,人說讀書使人明智,真是如此。比如此處“閣”字,起初以為是樓閣之意,后來才曉得是在山間險峻地方用木材搭建而成的小徑。的確長了知識。至于“楚云”和“滄海”,并非實指云彩和海洋,而是借喻詩人與友人之間阻隔的現實距離,如云海一般遙遠而又闊大。 這開首兩句,詩人完全不打折扣,簡直是開門見山亮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踏閣攀林”旗幟鮮明地與詩歌題目上的“登樓”二字應和,非如此無以能夠遠眺,當然就不會引起連綿的思緒紛沓而至。正是由于詩人再次來“登樓”,從而想起和友人共同攀登之時的某些畫面,于是遐思繚繞,真情流露。 在這里,我們會發現詩句之間的相關聯系,比如第二句的“思無窮”實際上是承接第一句的“恨不同”而來,正因為其恨不能和友人一直登臨高樓玩賞,所以才會在內心里面產生無數的念頭。這些念頭當然是不連貫,也是不相似的,大抵多數應該是回憶當初兩個人一直游玩時候的場景,卻愈如此愈才會勾起對深厚情誼的回想。 “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這兩句承接開頭而來,一切汲汲于“登樓”望遠的行為,讓詩人從內在的情感世界延伸向外在的現實景物。這種由虛及實的過渡行為,因為有一條叫作感情線的存在而顯得自然而然,沒有半分拗扭之舉。 這里的風物有聲有色,可以用耳朵聽:秋風漫山,如此良夜,“斷續寒砧斷續風”(南唐李煜《搗練子》),誰家娘子正在辛苦勞作;可以用眼睛看:夜幕籠罩之下的郡城,此時此刻,湮沒在急驟的寒雨里,只有郁郁蒼蒼的荊榛,莽莽一片,野蠻生長。 前面兩句來自于詩人內在之思情,而末尾兩句則源自于詩人眼前之即景,前者為虛,因情而真切;后者為實,由情故虛幻。然而,無論是情真意切之無法呈現的感情世界,還是進入視線之中的現實景物,都只是詩人借以抒情的橋梁,其具有的作用都一般巨大,相互依托,相互映襯。 如果單從后面兩句入手欣賞,似乎則是強勉性質上的純粹性描繪風景,然而卻正是因為有了詩人在前面兩句中從感情上的大力鋪墊,以景寓情才會水到渠成,不會讓人覺得突兀,反而因此令景中之情顯得格外含蓄,這種含蓄并非隱晦,而是借景把情感落到實處,讓內心情感更加厚實,更加沉穩。 這首詩之所以具有上述品質,與詩歌本身節奏感的非常強勁是離不開的。縱觀本詩,四句兩兩對仗,非常講究,在這種抑揚頓挫之中,能夠使人更好地領悟到詩人身心深處的那種抑郁之意,離恨綿綿;懷念之情,愁思茫茫,如此一來,有一種纏綿悱惻的感覺,油然而生,加強了感情上的回味程度,使作品愈加增添感染力度,耐人咀嚼。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