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形容江南的詩句有哪些(描寫江南水鄉的詩詞)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8 | |||||
形容江南的詩句有哪些(描寫江南水鄉的詩詞)元代詩人張養浩,就對江南的秋日風光有過極為醉人的描寫。不僅勾畫出其秀麗多姿的風景,還將一個北方人對江南的熱愛,流連不已的心情充分表露。全詞極富詩情畫意。 水仙子·詠江南 /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愛殺江南! 整個曲子,除了最后一句,都是對江南秋色的描繪,詞人以白描手法,為江南不斷切換著描寫鏡頭。于是江南煙水、點點畫船、楚楚晴嵐、岸岸人家、叢叢芰荷、羽羽飛鷗,乃至獵獵酒旗、十里香風,一一出現在了讀者面前。詞人以開闊的視角,多層面地將大大小小典型景物納入,使得江南水鄉情韻生動,意態萬千,又富于立體感,既清爽怡人,又風姿旖旎,充滿了水鄉溫暖的人情味。 詞人也擺脫了以往寫江南的秋之蕭索、悲涼氣息,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活潑秀逸情調。 故歷來傳為詩詞江南名篇。 同樣寫出江南生機勃勃氣息的,還有大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詞,也是名作,寫出了江南春光下的絢麗與柔情。一共三首,前兩首最為傳誦。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當然,江南風光的作品遠不止這幾首,舉不盡意。 《清平樂·村居》是大詞人辛棄疾鄉村詩詞的名篇。盡管辛棄疾以慷慨激烈的軍旅和愛國詩詞聞名,但辛棄疾被閑置20年,長期居住鄉村,對農村風光十分喜愛和眷戀,這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田園詩詞也成為稼軒長短句格外亮眼的一部分佳品。辛棄疾詞是豐富多彩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詞是一副農村生活的風俗畫。詞風清新,畫面和美,表現出極大的生活之趣和人情之純,十分動人。上、下闋也打破了分片格式,簡單寫景后,就將五口之家的村居狀態一一勾勒。全詞風華,正在于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這是寫居處,詞人僅以溪環草繞的簡筆寫出,已是如詩如畫。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活畫出農村一對可愛的老兩口,老了也不失浪漫,還在調情呢?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在干活呢。鋤豆,織雞籠,都是典型的農村手工活計。很有親近感。但最妙的是最后兩句: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小兒子還是頑童啊,沒事在河里摘蓮蓬呢。這一忙一閑,可是對照的好極了。 至此,江南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和諧生活躍然紙上。 《辛棄疾詞選譯》云:作者用輕筆淡墨,描繪了一幅農村的風俗畫。辛棄疾的農村詞,大部分是以寫景為主,只有個別人物點綴其間,而此詞則以人物為主體,描繪了和諧、美滿,富有情趣的一家人,充滿了生活氣息。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初唐詩人張若虛在古風名篇《春江花月夜》中的兩句。原詩36句252字。詩人借江水興發,說古道今,由人生而宇宙,筆底恣肆,飛思萬端,極為豪逸。詩是李白一般浪漫奇想的光輝之作。清代王夫之《唐詩評選》云:句坷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共感。 應該說,如此璀璨瑰麗的奇思,上有屈原之《天問》,下有辛棄疾之《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而具體到這首,后來李白還在《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中提煉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句子,其涵義比較接近張若虛原句了。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節選 全詩通過月亮、江水與時空的關系,迸發出哲思。這個江南春夜,歷時千年,也就永久定格在了詩詞的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