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雄偉壯麗的意思是什么(雄偉壯麗的意思解釋)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8 | |||||
雄偉壯麗的意思是什么(雄偉壯麗的意思解釋)長城既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又是炎黃子孫的驕傲。據說,宇航員站在月球上觀望地球,用肉眼唯一可以看到的人類建筑就是萬里長城。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著名的孟姜女哭長城》,講的就是發生在秦始皇時期。 秦、漢、明三個封建王朝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 古往今來,文人武士或慕名而來,或偶爾路過,創作了不計其數的詩詞,抒發他們一睹萬里長城雄偉風采后的感受。 李益: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 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 有日云長慘,無風沙自驚。 當今圣天子,不戰四夷平。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家居鄭州(今屬河南)。公元769年登進士第,公元783年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趙。公元797年任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公元800年南游揚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歷秘書少監、集賢學士、左散騎常侍等職。公元827年以禮部尚書致仕。 李益這首《登長城》又題《塞下曲》。詩中的漢家,借指唐朝。上郡,即綏州,天寶元年改為上郡,治所在龍泉,今陜西綏德。 古長城,指東接上郡,位于今陜西靖邊東北的秦長城。 四夷,即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古代指華夏族以外的各少數民族。 除了《登長城》外,李益所寫與長城有關的詩還有《統漢烽下》:“統漢烽西降戶營,黃沙白骨擁長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無人空月明! 這首詩寫當年為了抵御外族入侵,勞民傷財修建了萬里長城。而今烽煙散去,塞外邊疆空寂無聲,讓人倍感悲涼。 汪遵: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汪遵,一作王遵,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即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涇縣人,初為小吏。 《長城》是汪遵寫的一首詠史的七言絕句。詩人在游覽長城的過程中偶有所感,咋看長城如同銅墻鐵壁牢不可破,但武治終究不如文治。 汪遵認為,再強大的軍事武力,也遠遠不如仁義道德的精神力量。就連空前強盛烜赫一時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堯庭舜階相提并論。 詩中蕃戎,指當時北方的匈奴等少數民族。 臨洮,秦置縣名,在今甘肅省臨洮縣,當時毗鄰國境,是長城防線上的軍事重鎮。 汪遵所寫與長城有關的古詩詞還有《杞梁墓》:“”一叫長城萬仞摧,杞梁遺骨逐妻回。南鄰北里皆孀婦,誰解堅心繼此來! 這首詩寫無數男子被抓去修筑長城,活活累死,拋尸荒野,而他們的妻子都成了可憐的寡婦。 長城,可真是無數人的血肉之軀建成的啊! 陸游:千金募戰士,萬里筑長城。 千金募戰士,萬里筑長城。 何時青冢月,卻照漢家營?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是創作詩數量最多的古代詩人,光現存詩詞就達9000多首。 陸游這首《古意》,前兩句敘事,看似平鋪直敘,實則對仗工整;后兩句抒情,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西漢與匈奴“和親”,昭君出塞,至死也不曾回過故鄉。昭君墓被當地人稱為“青冢”,有很多處,應該多為衣冠冢,但反映當地人民對昭君的愛戴。 陸游創作的與長城有關的古詩詞還有《古筑城曲》:“長城高際天,三十萬人守。一日詔書來,扶蘇先授首! 扶蘇(?~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蘇,咸陽(今陜西省咸陽市)人。秦朝宗室大臣,秦始皇長子。 扶蘇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寬仁,有政治遠見。直言勸諫父親,反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觸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協助大將蒙恬修筑長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屢求求長生不老仙方未能遂愿的秦始皇駕崩,遺詔扶蘇治喪即位!爸嘎篂轳R”的中車府令趙高,聯合丞相李斯,擁立始皇第18子胡亥登基,矯詔逼令扶蘇自盡,葬于上郡(今陜西省綏德縣)。 陸游的《古筑城曲》,看似敘事,實則寓理,字字深沉,句句凝重。 與長城有關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很多。 從魏晉才女蔡文姬《胡笳十八拍》里的“朝見長城兮路杳漫”,到東漢“建安七子”之一陳琳《飲馬長城窟行》里的“飲馬長城窟”; 從唐朝詩仙李白《北風行》里的“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還有他的《送張遙之壽陽幕府》里的“不假筑長城”,一直到明朝林氏三世五尚書之始林瀚《誡子弟》里的“長城萬里今猶在”…… 與萬里長城有關的古詩詞,就如同萬里長城一樣,雄偉壯麗,連綿不絕,是我國古代詩壇上一道十分別致而又無比靚麗的風景。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